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浏览信息
投稿须知
发布日期:2015/07/04  浏览次数:

 一、来稿要求
1. 来稿应为作者的原创作品,并且不涉及泄密问题,无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或错误。
2. 来稿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。要求观点正确、论题合理、论述严谨、文字精炼,具有创新性。
3. 凡研究性论文,均应有学术史的回顾,在文中或注释中简要说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状况。
4. 来稿应符合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》(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2000-01-18),且项目完整,依次为:⑴文章标题 (一般不超过20字);⑵作者姓名(署名作者应为参与创作、对内容负责者);⑶作者所在单位(具体到院或系或所,写明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);⑷文章摘要(直书文章主要内容,突出文章的主要观点,一般不超过200字);⑸关键词(3-8个,关键词应准确反映论文主题);⑹中图分类号;⑺作者简介(姓名、出生年、性别、民族、籍贯、工作单位、职称、学位;⑻基金项目(项目名称、项目号,非基金项目者略);⑼正文;⑽参考文献 (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一一标出序号和页码,文末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应完整,如是连续出版物按“主要责任者.文献题名[J].刊名,年,卷(期):起止页码”顺序排列;如是专著按“主要责任者.文献题名[M]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”顺序排列;如是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按“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.析出文献题名[A].原文献主要责任者.原文献题名[C]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.析出文献起止页码”顺序排列;如是报纸文章按“主要责任者.文献题名[N].报纸名,出版日期(版次).其中,出版日期表示为:年-月-日.”顺序排列)。⑾英文标题;⑿汉语拼音姓名及作者所在单位(具体到院或系)的英文书写;⒀英文摘要;⒁英文关键词 (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)。⒂联系方式(电话和电子邮箱)。
5. 来稿一般应为A4打印稿,并使用较宽行距,以便于编辑加工,并提供相应的电子文本(电子文档限于Word文档和方正书版小样或大样文档,作者可使用软磁盘或网络向本刊传递)。
 
二、书写规范
1. 书写格式遵照《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》,必须做到“齐、清、定”,一经排版,概不更动。
2. 来稿中的主标题和各层次标题必须符合标题要求和标题习惯;主标题与各层次标题以及各层次标题之间应有紧密的逻辑联系,并应准确标出标题序号。文章层次一般为3-4级,层次序号可采用一、1.(1),或者一、(一)、1.(1)的形式。
3. 凡公历世纪、年代、年、月、日、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,均采用阿拉伯数字。夏历和清代以前(含清代)历史纪年用汉字,加圆括号注明公元纪年。
4. 来稿中的图要少而精。坐标图标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,并分别置于纵、横坐标轴的外侧,居中。正确标示图序(全文从1开始连续编码)、图题、图注。
5. 来稿文责自负,严禁抄袭或剽窃他人作品,凡因作品本身侵犯其他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权益的,作者应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而给本刊造成的损失;参考或引用他人作品,必须按《著作权法》规定予以注明。
三、版权声明
1. 《平顶山学院学报》的版权归平顶山学院学报编辑部所有,本刊有权向有关文摘性期刊、综合电子读物或有关数据库、期刊网提供所刊发的全部文章信息。该部分稿酬已包含于本刊付于作者的稿酬中。
2. 本刊有责任对来稿作适当修改、删节,若作者不同意,请在来稿时声明。未采用的稿件一般不退,3个月后作者若收不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来稿。
3. 文稿一经刊出,本刊将付与作者稿酬,并赠送样刊。


通信地址: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未来路南段平顶山学院学报编辑部

电话:0375-2657672

 


数学、应用数学、电气技术、机械工程、化学化工、材料科学、信息技术与应用、医学投稿邮箱:pdsuxb@126.com


地理、旅游、经济学、中部崛起论坛、体育科学投稿邮箱:pds_xb@126.com


 

思想政治、法学、管理学、西方哲学投稿邮箱:xbsz@pdsu.edu.cn
 

历史学、中国哲学投稿邮箱:baiguishan@163.com


语言、文学、河南地域文化研究投稿邮箱:pdsxblm@163.com


教育学、心理学投稿邮箱:xbjx@pdsu.edu.cn


网址: http://pdsz.cbpt.cnki.net
 

欢迎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:J_PDSU


或扫描下方二维码:


 

关闭页面】【页面顶部